一、真正的管理應該是做“正確的事”
彼得•德魯克曾指(zhi)出(chu)管理(li)者忙于(yu)解決的是早已存(cun)在的問(wen)題,是企業“如何做”的問(wen)題,而對管理(li)者來說最重要的、常被(bei)忽略的是考慮和決定(ding)企業“做什么”的問(wen)題。
德魯克認為,有效的管理者(zhe)不(bu)是從他們(men)的任務開(kai)(kai)始,而是從掌(zhang)握時(shi)間開(kai)(kai)始,因為管理者(zhe)的時(shi)間主要是由別人支配的。例如,當下屬通過不同方式和途徑向管理者匯報請示時,管理者就必須花時間來接待和處理。需要說明的是,德魯克所說的掌握時間,是指管理者必須保證有一定的時間用于思考對企業來說什么是“正確的事”,而不能將所有時間消耗在解決問題上,即讓企業“正確地做事”上。
什么是對企業生存(cun)和發(fa)展來(lai)說真正重要的事(shi)?答案是:創造(zao)成果。管理學有一個基本的、未被人們認識或忽略的原理就是“成果在外部”。要理解這一點,就必須理解什么是企業。德魯克認為,認識企業,首先要認識到企業經營的目的在企業之外、社會之中。
具體來(lai)講,企業經營的(de)目的(de)就是:創造(zao)顧客。衡量企業經營是否成功的一個標準為顧客是否愿意購買。因此,要創造顧客或者讓顧客愿意購買,企業就必須滿足顧客的需求,即創造對顧客有用的成果。但是,“解決問題”并不是創造外部成果。
二、企業使命=“做什么”+“為什么”
一個企業要獲得自身的生存和發展,就必須完成企業使命。企業使命是一種抽象意義上的任務陳述,一般不涉及具體的產品或服務。
例如,沃爾瑪的使命是“為百姓提供購買與富人一樣的東西的機會”;惠普的使命是“創造信息產品,提高人類效能”;中國移動的使命是“創無限通信世界,做信息社會棟梁”。
企業使命是從目標顧客的角度出發,對企業業務經營高度概括和精巧凝練,以明確經營方向,界定經營范圍,理解經營意義,通常包括“做什么”和“為什么”兩個方面,前者是對企業業務經營活動的抽象描述,而后者是對企業業務經營宗旨的闡釋,反映了企業業務經營的核心價值理念。
要(yao)完成企業使命(ming),企業就(jiu)必(bi)須做出正(zheng)確的業務決策。德(de)魯克認為(wei),在(zai)(zai)企(qi)業(ye)的(de)各種決策(ce)(ce)中,真(zhen)正(zheng)重要的(de)是(shi)戰略(lve)(lve)決策(ce)(ce)。所謂戰略(lve)(lve)決策(ce)(ce),就(jiu)是(shi)在(zai)(zai)企(qi)業(ye)與(yu)其環境之間建(jian)立有機聯系(xi),這是(shi)企(qi)業(ye)戰略(lve)(lve)理論自誕生(sheng)以(yi)來(lai)一直遵循的(de)內在(zai)(zai)邏(luo)輯。
而“做什么”正是在企業與其環境之間建立有機聯系的決定因素。這是因為一方面,“做什么”表達了企業對其所處環境的承諾;另一方面,“做什么”決定了外部環境將從企業那里獲得什么樣的成果。
在企業使命的構成要素中,“做什么”是一個不斷變化的要素,而“為什么”是一個恒久不變的因素,二者構成了對立統一的陰陽兩極,它們的交互作用促進了企業的生存和發展。
要作出正確的業務決策,就必須發現和把握外部環境中的機會。企業必須認識到,外部環境是不斷變化的,因此企業需要不斷改變方法和途徑來完成外部環境賦予的任務。
這就意味著,企業的業務經營是一個不斷演化的過程。一旦企業做出關于業務經營的決策,該決策就已經開始過時了。
來源:《今日管理》2101期
![]() |
|
![]() |
企業家在2023年一定要創新的同時,把握好三大謀略:控制成本、差異經營、集中飽和性攻擊。 |
——于(yu)彥(yan)忠 2023.01.19 ![]()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