沒有國哪有家 ——專訪中企思候補主席畢祥玉
2016-08-19
中企思專訪主席團候補主席畢祥玉
【沒有國哪有家
——專訪中企思候補主席畢祥玉】
2016年8月19日,2016中企思主席團高端論壇暨第六次學習休假活動在吉林長春順利開幕,《今日經濟》以“國家與企業”為主題專訪中企思主席團候補主席、江蘇財發鋁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畢祥玉。畢祥玉主席從三個角度闡述了國家與企業的關系:
第一,先有國家,才能有企業。一個企業,當它發展壯大到一定程度,企業不是你自己的,應當是社會的、國家的。
第二,企業是國家發展的重要載體。在當前中國經濟大環境下,企業應該如何發展?為什么國家極力強調企業應注重創新和實現可持續發展?我也一直在思考這個問題,產品轉型、創新是促進企業科技進步發展的前提,企業是社會就業的重要場所,是政府稅收的重要來源,是社會發展的基石。
第三,企業是弱者,需要黨和政府。毛主席曾說,工業先導,功在中華。為此我自己的感受是,企業再大,大不過政府,要按照政府的要求,結合企業自身情況,來研究如何創新發展。在企業遇到困難,面臨困境的形勢下,黨和政府發揮強有力的引導和支持,幫助企業渡過難關,實現發展。
2016中企思主席團高端論壇會議現場
面對當前經濟困難形勢,畢祥玉主席結合本次活動“突破困境,堅持發展”主題總結道,企業在困難面前,關鍵在于堅持,堅持,再堅持,創新,創新,再創新!只要堅持,加速創新,企業就一定會立于不敗之地!